今天是:
OA系統| 融合門戶| 郵箱| VPN
English
台州学院
首頁 - 學術擂台 - 正文

吴劼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Chemistr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科技处    新闻来源:科技处    点击数:   更新時間:2023-11-17

近日,我校医药化工学院/高等研究院吴劼教授团队与李绍玉教授合作,在《Science China-Chemistry》发表了题为“SO2-Insertion induced enantioselective oxysulfonylation to access β-chiral sulfones with quaternary carbon stereocenters”的研究论文,张俊博士为第一作者。

具有β-碳手性中心的砜類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例如:上市藥物阿普斯特(Apremilast)和雷米克林(Remikiren),因此發展高效、便捷的不對稱催化策略構建β-手性砜有著重要意義。傳統的策略主要依賴離子型或協同催化類型的不對稱還原和不對稱加成反應。近年來,得益于不對稱自由基化學的發展,磺酰基自由基參與的不對稱加成反應爲β-手性砜類骨架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機遇,具有溫和、高效的優勢。同時,自由基的高活性也帶來反應的立體選擇性難以控制等挑戰。

目前,磺酰基自由基的産生方式有兩種:(1)依靠傳統亞磺酰類底物的單電子轉移過程;(2)通過自由基類型的二氧化硫插入過程。後者可以通過直接改變自由基前體的種類,快速産生多樣性的磺酰基自由基,並避免由亞磺酰類底物合成方法造成的底物局限性問題。

吴劼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磺酰药物导向的二氧化硫参与的转化研究,并在二氧化硫参与的不对称自由基反应领域取得一些进展(Nat. Commun. 2022, 13, 7081.; Chem. Catal. 2022, 2, 164.; Chem. Sci. 2022, 13, 8834.)。基于前期的工作基础,该团队采用铜/双噁唑啉的不对称催化体系,实现了二氧化硫参与的烯烃不对称氧-磺酰化反应,构建了系列含异噁唑啉的β-手性砜。为了提高反应的对映选择性,作者使用肟为底物来增强底物中氧原子与铜催化剂的配位能力,并设计具有大侧臂和取代基的双噁唑啉配体来满足反应对电子性能和手性环境的需求。该体系磺酰基自由基来源方便,高效,并且可以弥补之前磺酰氯体系部分底物不适用的缺陷。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台州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經費支持。

論文鏈接: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11426-023-1814-2.


文:張俊/圖:張俊/審核:吳劼、金燕仙/責任編輯:金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