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台學院深入推進新時代“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原則,圍繞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趨勢,落實“三全育人”實踐要求,並將其作爲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重要行動,和中國式現代化大學治理體系下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實現路徑。
提升學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
邢台學院遴選一批學生社區綜合管理創新基地,提升黨建引領學校基層治理水平,打造新時代高校版“楓橋經驗”。學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強化黨建引領來推動工作實施,在不斷深化“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基礎上,堅持以黨建引領作爲方向,依托學生聚集區的空間特征,大力推進校院(系部)領導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和服務力量下沈教學一線,加強信息化賦能,切實打通新時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最後一公裏”,重點推進“黨建引領、隊伍入駐、學生參與、條件保障”等工作,全面構建“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工作體系。
學校突出黨建引領,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空間場域爲基礎積極構建全覆蓋社區黨建模式,在“大黨建”“大思政”“大統戰”格局下,尤爲注重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好群團組織、學生組織、學生自組織作用,強化“群衆性協同治理”。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建活動,建立並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學校不斷夯實立德樹人的根基,切實推動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
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堅持需求牽引。學校把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學生學習、生活、安全、心理和個性發展、自我實現的需求,鼓勵學生深度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開展朋輩教育管理服務,激發社區活力,探索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治理綜合服務陣地,形成了一套具有邢院特色、符合大學基層實際的“黨建+社區”工作機制和管理體系,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構建全方位協同服務育人綜合體
學校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空間條件,強化育人資源、育人力量的多主體聯動,大力推進開環建設。高標准建設四個“一站式”學生社區服務中心,彙聚各類力量下沈“一線”,打造了一支全員參與的結構化“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隊伍,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
成立院(系部)班子牵头负责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组织、制度、隊伍建設等工作,切实做到各展所长、功能互补、合力凝聚,在学生社区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管理模式。组建高素质多元导师团队,选拔优秀专任教师担任社区内学生学业导师,并常态化引入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专业导师力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在公寓园区建设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及服务大厅,多样态开展思想教育主题活动,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和社区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融入活动主题;组织社区学生开展普及化、常态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师生开放交流;多元化开展校園文化活动,通过加强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建设,打造“社区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文化浸润作用。
學校堅持以人爲本,以提升學生幸福感和成就感爲出發點,激勵學生共商共建和參與治理,實施全程教育閉環管理,切實提升育人實效。
建立共商共治共理、多方聯動的項目實施機制。通過強化“生情議事”協商體系,精准優化服務項目。按照“學生需求—社區梳理—部門對接”模式,認領服務項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生特點提供針對性教育管理服務,以學業輔導站建設、專業啓蒙教育進社區等平台,爲低年級學生打造優良學風、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面向高年級學生,利用社區黨團活動室等公共空間,提供學科交叉互動交流平台;激勵更多優秀學生走進社區,發揮朋輩榜樣引領示範作用。
加强数字赋能学生社区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学生综合事务管理平台,建构第二课堂信息数据库,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育人项目的问题和成效,为学校在人才培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等方面提供评估、评价参考依据和技术服务支撑。
建設發展學生社區工作質評體系。建立以學生滿意度爲主要衡量指標的考評機制,針對社區工作內容、工作方式方法、工作實際成效等,采用多元化質評方式,客觀評估工作開展效果。通過多向評估機制,持續反饋改進,現已形成上下貫通、協同聯動的工作體系,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司其職、師生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大學治理新範式
學校在學生以共商共建共享方式積極參與學校治理的機制中,以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爲契機,積極對接幫扶院校,在河北師範大學協同支持下,做實做細做活學生社區工作。
建構多主體空間聯動。堅持落實“學在日常、管在平常、抓在經常”的學生黨建工作原則,將自我管理考核與學生的組織建設、評優評先、發展入黨等相結合,實現自我管理措施有效落實。在黨委學習工作部的領導下,堅持學生自我治理與文化浸潤的雙向驅動,打造多種育人實踐平台,推動多主體空間聯動。
推進五育空間延伸。積極搭建“思政+社區”平台,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教師進社區講解“生活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吸納優秀學生加入,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平安社區建設;開展學生社區各項服務和文化活動,形成多項文化活動品牌;通過閱讀文化浸潤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共分享”;通過組織體育健康賽事和美育微課等活動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學生藝術鑒賞能力。
建立文化自育長效機制,強化學生自我服務型組織,積極打造學生社區自我服務平台,統籌學生社區公共服務資源,有效運營學生社區各項功能空間。學校在緊抓“四個工作站”建設,推進黨建引領、管理協同、隊伍進駐、服務下沈的治理機制的同時,還充分融入協同提質項目,在文化浸潤、自我治理方面與河北師範大學學生處加強聯合互動,搭建了“共建、共育、共享,打造協同育人的共同體”的高質量平台,以機制和平台爲保障全力做實做細做活學生社區教育工作。
激勵學生積極投身平安社區建設,讓學生群體成爲平安社區的守護者。社區挂牌“邢台市紅十字會——邢台學院救護站”,開展日常急救知識宣傳培訓;試點安裝“智能便民急救島”;創新開展邢台學院大學生義務消防員活動,招募學生社區公寓安全員、義務消防員、救護宣傳員三支志願者隊伍,學生協助執行“每日巡查,每周檢查,每月聯查”安全衛生工作機制;推進網格化管理,深入踐行“四懂、四會、五必報”。
充分發揮研究優勢,進一步優化和搭建三個“服務進社區”平台,積極推進學科交叉融合,通過舉辦“新時代‘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是中國式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探索”研討會等多種方式,把學生社區建設與民生研究、基層社會治理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相結合,努力提升黨建引領學校基層治理水平,打造新時代高校版“楓橋經驗”,全力推進學生社區綜合管理創新基地建設。
邢台學院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譜寫發展新篇章,切實履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爲牽引,全面探索推進教育現代化高校治理實踐新範式,探索河北基層治理現代化高校版新場景,助力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培養更多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新征程上邁出更爲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