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OA系統| 融合門戶| 郵箱| VPN
English
台州学院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浙江科技学院:践行“两山”理念 建绿色低碳理念育人体系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時間:2023-08-25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新时代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2022年4月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養。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浙江科技学院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职于行,探索形成具有浙科特色的绿色低碳理念人才培養模式。


思想引领 新理念开辟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为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学校人才培養各环节,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学校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指导性意见(修订版)》中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紧扣生态文明教育,打造富有浙科特色的绿色低碳理念育人模式。

浙江科技学院立足环境、能源等专业与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高度吻合的优势,发挥学校安吉校区“两山”理念发源地区位优势,系统推进绿色低碳理念育人工作,现已形成机制化、标准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的绿色低碳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彰显学校在绿色低碳理念育人方面的智慧与定力。


扎实推进 新部署推动质量新提升


教育见成效,关键在务实、在落实。学校扎实推进,层层部署,把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绿色低碳意识作为提高人才培養质量的重要指标,明确三个着力点,实现人才培養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学校以“生态思政课程”“专业課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构建“两山”理念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组建“碳中和理论宣讲团”,开设“碳中和与绿色创新管理”“文艺作品与生态文明”公开课;依托30多个校内外试验示范基地、100多个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设置绿色低碳劳动教育实践课,丰富大学生绿色低碳教育教学案例;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深入推动“两山”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金课”,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精品课程建设。此外,学校将“两山”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元素,逐步扩大課程思政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

以提升教师“两山”理念教学科研能力为着力点,推进“生态+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专业,分类打造能够引领未来低碳技术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区域应用型人才培養实体,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研究院。积极培育“生态文明教育”思政名师工作室、安吉校区辅导员“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和研修基地。通过新教师研习营、教师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形式,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丰富绿色低碳教育教学案例。利用安吉地域和资源优势搭建“两山”理念育人载体,积极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等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教师学生聚焦“两山”理念教学、科研项目,以研促教,把“两山”理念价值引领、低碳领域研究贯穿于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全过程,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推进“生态+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构建。

以組織建設爲著力點,豐富綠色低碳理念育人載體和平台。加強全體師生黨員“兩山”理念教育培養,組織開展“兩山”理念主題黨日活動,加強“兩山”理念宣講團、碳中和理論宣講團建設,推進“黨建+生態”星級黨支部創建;鼓勵加強校地黨組織共建聯建,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培育設立“兩山”理念理論研究型學生社團,加強對社團活動的引導和指導;針對團員骨幹,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式”的“兩山”理念培養體系;探索以暑期社會實踐爲主要載體的育人機制,組織廣大青年團員深入基層開展以宣傳好、踐行好“兩山”理念爲主要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積極爲安吉余村“兩山”景區提供志願服務,講好“兩山”故事。以安吉校區“兩山書院”黨支部爲龍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浙江大地的生動實踐第一時間傳遞給新生,邀請知名生態學者、安吉先進典型或榜樣人物到安吉校區“兩山書院”舉辦論壇、講座、典型事迹報告,聘任其爲書院生態文明思想理論和實踐導師等。

以上創新舉措,精准發力、持續用力,以重點帶動全局,爲綠色低碳理念育人模式改革創新提供澎湃動力。


硕果盈枝 新格局打造浙科新品牌


隨著浙江科技學院綠色低碳理念育人模式的持續深入推進,學校育人工程碩果盈枝。

深化“安吉校区独特区域资源”情景化育人品牌建设——开辟“两山”理念学习专栏,积极开展“绿色校園文化节”“碳·未来”系列活动,优化校園文化景观规划布局设计,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致力建设生态化校园。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倡导校园绿色出行,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特色鲜明的低碳校园。

深化“以賽促教”項目化育人品牌建設——發揮好全國、浙江省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發起者的先發優勢,精心組織賽事工作,深化以賽事引領青年學生科技創新。目前,兩屆全國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累計收到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380多所高校近2000個項目團隊報名參賽,涉及參賽隊員與指導教師突破2.2萬人次。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各高校學生中逐漸融入綠色低碳理念,樹立綠色低碳意識,宣傳綠色低碳知識,推廣綠色低碳模式。

深化“中外互鑒”國際化育人品牌建設——借助學校高水平對外合作平台,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傳播渠道。結合安吉高質量建設國際化綠色山水美好城市的需求和學校國際化辦學特色優勢,充分發揮“浙江省國際學生國情教育名師工作室”平台功能,講好“余村的中國故事”,讓廣大師生成爲“兩山”理念的踐行者、新時代低碳發展的參與者,讓學校成爲“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的推動者、高校低碳校園建設的示範者。開展碳達峰碳中和人才國際聯合培養項目,深化雙邊、多邊清潔能源與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創新合作,培養積極投身于全球環境治理和低碳發展的專門人才。

未來,浙江科技學院將秉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忠實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系統觀念,進一步發揮特色優勢,完善綠色低碳理念育人體系,打造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浙科特色育人品牌。

來源:《中國教育報》